在我国第15个8月8日“全民健身日”和首个“体育宣传周”即将到来之际,沪上“神兽”们也在用体育的方式欢度健康的暑假。
这个暑假,“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开展。活动以“政府、社会、市场”相结合的多元模式推动全市各区、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等活动,强化“以体育人”,动员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掌握2-3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预计惠及青少年近12万人。
8月6日,沪上媒体前往部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探营。从乘风破浪的帆板,到有“格斗芭蕾”美誉的击剑,再到奋力挥拍的国球乒乓,众多青少年踊跃投身运动,感受体育之美。
作为上海唯一的帆板项目夏令营,上海新东亚水上运动发展中心聘请专业教练员队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小运动员迎风斗浪,磨炼他们战胜自我的拼搏精神;上海世纪新星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击剑夏令营将击剑项目起源奇异果体育、安全知识、运动体验等内容相结合,以击剑育人,为参营青少年提供体育技术指导与服务;许昕体育乒乓球夏令营通过打造乒乓球技术教学与乒乓球专项体适能、乒乓球文化相结合的体系化教学方式,助力青少年系统提升乒乓球水平,在体验国球魅力的同时,收获不一样的暑假体验。参营学员纷纷表示,在这里能够交到更多伙伴,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专业的运动指导。
今年暑假期间,沪上三千余期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火热开营,覆盖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57个运动项目,吸引了近万名青少年参加。此外,体适能健身、足球、武术等共29个项目近8500课时体育技能培训课程,面向全市575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配送;同时推进开展球类、操武类、棋类、科技类等13个项目500场次青少年社区体育配送。
各类体育培训注重青少年体育教练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所有教练员都需参加由市青少年体育协会或相关单位组织的统一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市青少年体育协会指导各单位根据青少年报名人数和技能水平,科学设置课程,配备教练数量。为保证培训效果并检验培训质量,青少年体育夏令营还为营员免费提供“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测试”机会(测试内容:身体形态、心肺机能、运动素质),并向营员家长和办营机构提供测试报告,为青少年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项目提供参考。
针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市体育局多措并举健身,组织开展28个项目的市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暑期训练营,强化基础训练、提高技战术水平,进一步发掘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举办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单项青少年锦标赛和冠军赛等27个项目36个上海市最高级别青少年比赛,并组队参加田径、游泳、篮球等39个项目63个全国青少年比赛。
众多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也在这个假期轮番上演。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作为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以“零门槛、无国界”的办赛原则,为沪上青少年打造展现青春活力,凝聚团队友谊,实现篮球梦想的舞台;另两项上海自主品牌赛事明日之星系列赛的冠军杯足球赛和篮球争冠赛,吸引海内外多支高水平青少年球队参赛,为小将们搭建“高站位、高规格、高水准”的赛事平台;篮球、乒乓球、跆拳道、橄榄球、攀岩、冰雪等8个项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顺利举办,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间的友好交流;面向12岁以下青少年,创新打造少儿体育联赛,开展快乐体操、幼儿足球、幼儿篮球操、趣味路跑,幼儿体育体验日等活动,参赛青少年从上海市逐步拓展到部分长三角地区,年均参与青少年近万人次;各区积极开展“奔跑吧·少年”夏季活动,暑假期间将开展70余场活动,预计惠及青少年近2万人次,为青少年参与“家门口”的体育赛事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市体育局身体力行地引导各单位将奥林匹克精神、体育运动项目文化介绍等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创新开展青少年体育文化专题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体育精神及参与项目的文化特点,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譬如,与五星体育合作,创新开展“金牌之声”上海金牌体育小解说选拔大赛,通过线上初选,线下复赛、决赛,专题培训、解说体验等方式,推动青少年感受体育的多样魅力,用青春的声音传播体育文化,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与中福会合作,创新打造“冠军带你去探营”活动,邀请体育冠军、知名建筑专家带领青少年参观东方体育中心、徐家汇体育公园等上海地标性体育场馆,通过讲解和互动,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体育知识,体验海派体育文化等。
为提高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帮助广大青少年及家长了解健康运动知识,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暑假期间奇异果体育,市体育局还积极引导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开展线上青少年体育科普讲堂,推广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知识,以及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理亚健康等防控知识技能普及。将“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生活理念落实在家庭生活中,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运动,促进儿童青少年运动参与的日常化、生活化、科学化。